认清功效 合理选用头孢类抗生素
一、头孢类药物是安全的
从国内外多年的临床应用实践来看,头孢类药物是一类较为安全的抗菌药。它与青霉素属于同一类抗生素,都是β-内酰胺类。它不仅具有与青霉素类似的优点,而且还克服了青霉素的一些缺点。β-内酰胺类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我们人体中所有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也就是说人体中没有一个组织、细胞会成为头孢类药物的靶子,所以它对人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儿童、老年人、怀孕的妇女都可选用。头孢类药物可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因此各个组织器官发生了感染,只要致病菌对头孢敏感都可以选用。它是一种杀菌剂,只要浓度足够便可把细菌杀死,而不像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抑菌类药物,常规剂量下主要起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头孢类药物可以用于比较危重的感染。
二、每代头孢都有适用范围
有不少人认为,3代、4代头孢类药物比较新,价格也贵,效果肯定比1代、2代好。其实并非如此。针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作用最强的是1代头孢,其次是2代头孢和4代头孢,3代头孢的效果则稍差;对于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3代头孢常常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于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却是4代头孢优于3代头孢,3代头孢优于2代头孢,2代头孢优于1代头孢;对于耐药的革兰阴性菌,3代、4代作用比较强。从毒性来看,头孢类药物的毒性都比较低,但是3代头孢对肾脏的毒性相对来说比1代更低。以下是4代头孢类药物的不同适应症:
1、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要适用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头孢唑啉常用于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口服制剂的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差,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症病例。
2、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治疗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中度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和腹腔、盆腔感染。用于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物合用;头孢呋辛酯口服尚可用于淋病奈瑟球菌所致的单纯性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肛门感染。
3、第三代头孢菌素: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感染、肾盂肾炎和复杂性尿路感染、盆腔炎、骨关节感染、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治疗腹腔、盆腔感染时需与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合用。此类药物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亦有效,但并非首选用药。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也可用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治疗病情已基本好转的病例。
4、第四代头孢菌素:目前常用的为头孢吡肟,其抗菌作用在某些方面要比3代头孢强。但是,由于第四代头孢菌素刚刚上市,并且前3代巳经可以满足市场大部分需求,所以,应用还不是十分曾及。
三、使用头孢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不能滥用:由于头孢类药物具有的优点比较多;所以比较受青睐。只要患者一遇上感染,有发烧,立即就用这类药物。由于大量滥用,增加了耐药性。、
2、尽量采用口服的方法给药:有些病人为了追求早日康复,会主动要求医生给他静脉注射用药,这是很不明智的。在应用头孢类药物的时侯,必须根据疾病的轻重合理选择给药的方法。一般感染比较轻的,应选择口服用药;只有感染比较重时,才选用静脉给药。通常采用静脉滴注,而尽量少用推注。因为推注给药,药物迅速进入血液,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则无法终止给药。而采用静脉滴注,哪怕滴得快一点,终止给药还有机会。
3、不能与其他药物混用:原则上抗菌类药物与任何其他药物都不能随意混合,哪怕同是抗菌药物。
4、青霉素过敏者也应慎用: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人,应禁用头孢类药物。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反应较轻微(仅有皮疹反应),而目前的病情又确实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可以慎重选用。但第一次用药时,医生必须站在旁边严密观察病人有没有过敏反应。一旦有反应就必须立即停药,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
5、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头孢类药物大都经肾脏排泄,因此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的损害程度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有中度以上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药物时,也应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6、此外,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72小时内,应避免饮酒或摄入含酒精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