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一方面是指武威市凉州医院人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无论是习医还是行医,… 详细>>
院徽释义武威市凉州医院院徽由上方的凉州医院、下方的卫生标示以及似双手合抱的心形… 详细>>
1952年12月,以县人民政府接受柴泽泉参公的私人诊所(同仁诊所)为基础,成立了武威县人民卫生院。
院址设在东小北街63号(原同仁诊所),有旧平房9间,医护人员6名,设施极为简陋,仅开展门诊业务和妇幼保健工作。
成立了武威县人民卫生院
1954年,职工增至34人,分设了医疗、防疫两个科室,
购置了一般性医疗设备,担负着全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防疫工作。
担负着全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防疫工作
1957年3月,武威县中医院并入武威县人民医院,汇和了权爱棠、席梁丞、王仁山、刘子和、烟文俊、文品珊、张杰臣、李明轩、郝梦卿、周汉臣等十位名老中医。
全院职工增至89名,开设内、儿妇、外科病床80张。年门诊量达22万人次。初步形成中西医并举,以中医为主的县级医院。同年7月成立了中共武威县人民医院支部委员会、工会委员会和团支部。
武威县中医院并入武威县人民医院
1969年10月,为贯彻落实毛主席“6.26”指示精神,医院按照县革命委员会的要求,抽调业务人员40名到农村卫生院工作,医院工作人员由140名减少到100名,病床由130张减少到80张。
贯彻落实毛主席“6.26”指示精神
1971年6月,武威县革命委员会(1971)武革生字第141号文件,将东大街8号院内门诊以北约7000平方米地皮划拨给县医院修建住院部。同年7月县财政拨款13万元用于修建住院部。
1972年,新建住院部投入使用,住院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从内儿科分出传染科,另设专科,妇外科分开,各设专科。同年,新设了图书病案室,后勤设立了食堂、托儿所、理发室,解决了职工的实际问题。
新建住院部投入使用
1984年5月,为解决住院难的问题,由省、地、县拨款217万元,在东关街三道巷3号院内修建住院部大楼,1986年9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
1986年,病床增至250张,在世行贷款的支持和医院的努力下,添置了部分医疗设备,医院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全市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中心。
东关街三道巷3号院内修建住院部大楼
1990年,职工增至300名,病房增至280张。利用世行贷款项目,配备了八功能抢救系统、心电图机、呼吸机、急救救护车等大中型急救医疗设备,安装了急救电话,提高了急救水平。
1996年1月4日,武政办发(1996)1号文件,市政府将东大街8号院内地皮无偿划拨给医院拟建门诊部大楼。同年,医院被有关部门评为“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
2000年,职工增至416名,开设病床340张。10月,新建门诊部大楼投入使用,将急诊科改为急救中心,全院共有科室30个,能开展“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要求的各类业务项目,还能开展“三级乙等医院”标准要求的部分业务项目,医疗整体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门诊大楼投入使用后购置了ATL数字化全身彩超和日门诊量最高较好的发挥了全市医疗保健中心作用。
新建门诊部大楼投入使用
2003年,年门诊人数达31.848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3375万人次,开展住院手术3330人次。全年接受基层卫生进修人员60人次,接受实习学生150人次,开展学术活动20次,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交流论文30余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50余项,获市区科技进步奖3项。
2004年,年门诊人数达357357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664人次,开展住院手术3592例;全年免费接受基层进修人员54人次,接受实习学生178人次,开展学术活动20次,举办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学习班,全院派出参加省内外进修及学术研讨会人员共计55人次,医疗卫生下乡共60次,派出医护人员180人次,车辆70次,健康讲座40次,参加人数3600多人次,健康宣传资料27000余份,接诊患者3100人次,免费体检200余人次,疑难病会诊及手术100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交流论文53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上报4项,出版专著3部。
就诊人数突破万人
2006年,年门诊人数达42.79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6673人次,病人手术4176例,新增加病床260张,总计核定病床600张。3月,医院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建成医院信息化系统,规范化病案室、电子图书馆和达标档案室,医院按照国家标准规范改建了中心消毒供应室,更新了消毒设施。
<医院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7年,门诊人数达43.2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6544人次,手术病人3673例,健康体检45000人次,2月4日,我院再次召开了“推行ISO9001国际体系质量认证”和“创建三级医院”动员大会。
创建三级医院
2009年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购置血液透析机1台,心电检查仪1台,眼科显微镜1台,美国PB840呼吸机1台,美国伟康呼吸机1台;以试剂供应权免费置换形式引进爱克发相机1台,血球分析仪2台,PCR1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1台;以旧换新西门子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1台;对日立TU模拟胃肠机、磁共振进行了数子化升级。设备的引进和升级改造对推进医院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0年在医院运营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购置了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超细鼻胃镜1台,GE迅捷128 64排CT,中耳分析仪,麻醉机,PM7000中央监护系统,PB840呼吸机,美国S4000多导睡眠仪,东芝SSA550数字B超等先进设备,为外科手术楼开诊购置病理工作站、试验台、喉镜CCD系统、病床、电视等设备设施,与北京融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购买放疗设备,开展放疗业务,目前放疗机房的基础建设已完工。
外科手术楼开诊
2012年对院区环境进行美化、绿化,并建成篮球场、健身场;购买了1.5T磁共振、全身彩超、肿瘤综合治疗系统、电子胃肠镜、电子喉镜等医疗设备,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顺利完成“全国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项目”的分配任务。杭创His、Lis、电子病历、护理病历及门诊诊疗系统建成试用,急救中心改造项目获准批复。完成国家公共卫生重大专项项目5项,得到相关部门表彰奖励。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学科技术进步,为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夯实了基础。
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经市区党委政府批准,医院将于2017年3月实施整体异地迁建。新院区位于武威市城东新区天马湖以东1.5公里,占地面积325亩,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110张,总投资12.5亿。
2018年底建成一所功能布局合理,医疗流线先进,环境优美舒适,就医方便快捷,服务武威市区、城东新区、武威工业园区、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和辐射武威周边市县的全省一流现代化区域综合医学中心。
建设现代化区域综合医学中心
医院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发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医院精神,以"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为己任。
精医术、重医德、优服务,为保障全区人民健康,促进凉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医院地址: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五里新村武威市凉州医院
固话:0935-6380555
急救:0935-2299120
邮编:733000
公交车乘车路线:
11、16、23路至凉州医院站
3、22路至终点站
凉医健康通用服务
健康甘肃APP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号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0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