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系统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指向,同时也为新时期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一、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然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是不可能的。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也在党。党领导和推动的改革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越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党的自身建设越是向前推进,就越需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们党是一个新任务,也是一个新考验。完成这个任务,应对这个考验,需要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党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更加完善。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形成稳定成熟的党的制度体系,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领导体现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同时,也必将进一步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全面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导向,形成同心协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工程,伟大工程支撑伟大事业。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伟大事业不断发展,要求伟大工程不断跟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党建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五位一体”的体制改革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部署,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贯穿其中,为完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历史任务提供坚强保证。